今年的春茶已經上市了,春茶尤其是明前茶更是受到市場的青睞。有讀者向現代快報反映,購買茶葉時,會碰到一些商家推銷“有機茶”,稱是“在最嚴格的環境要求下”生產出來的。而記者實地探訪發現,商家其實是在混淆概念,真正的有機茶很少,所謂的“有機茶”最多是無公害的,就是一個噱頭。
記者探訪:商家稱銷售的是有機茶
3月25日上午,現代快報記者來到南站茶都批發市場。在“東廬山牌有機茶”門店,老板桌后面的幕墻上寫著“有機碧螺春”字樣。
“我們這邊賣的是有機茶。”店員見記者要買,熱情地介紹。記者詢問價格,他說是780元一斤,當被問及有機茶和普通茶葉區別時,他說:“與有機蔬菜和普通蔬菜的區別是一回事。”
在另外一家代理浙江安吉玉青山園牌白茶的門店,店員也是非常熱情,據對方稱,店里的有機茶價格是350元一斤,普通茶葉有兩百多甚至更便宜的。
但是,兩家店都拿不出有機茶的相關證書。記者隨后又探訪了幾家茶葉店,只有一兩家能拿出證書的。據了解,如果是有“有機茶”認證標志的,每斤價格至少在600元以上,比一般茶葉要貴兩到三成。
工商執法,現場要求店家整改
昨天上午,雨花臺工商所執法人員趕到南站茶都,在“東廬山牌有機茶”門店,執法人員問到有機茶時,店員表示店里沒有“有機茶”。對方解釋說,他們在溧水的茶園不久前拆遷了,沒有生產基地,無法生產有機茶。鑒于其門店內有“有機茶”的廣告字樣,工商執法人員要求他立即將廣告遮蓋掉,并盡快鏟除。
在另一家“玉青山園牌”白茶門店,店老板盛某表示,他們是無心說的,真正的有機茶他們這兒并沒有。工商人員表示,商家的口頭推介已涉嫌虛假宣傳,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,并告知以后不能再冒用“有機茶”的名義。
業內人士:有機茶其實很少
昨天下午,記者又來到正大茶城,在幾家茶葉門店,問起有機茶時,對方都有點含糊其辭,很快就承認并沒有“有機茶”銷售。
據國農茶業徐總經理介紹,茶葉消費其實講究很多,有機茶做起來很難,不具備條件不應該強求。據介紹,其實就一個茶園來說,如果有500畝的面積,有50畝是專門的高品質種植就不錯了,這要求是高山朝陽的地塊,有良好的陽光,沒有污染等。這種地塊上產出的茶葉才能算高品質茶葉,也才可能通過有機茶的認證,據了解,有機茶的認證包括“兩證一貼”,分別是種植生產環節和加工環節的認證,以及產品的專用標貼。
茶葉協會:有機茶認證過程很嚴格
南京茶葉行業協會會長陳盛峰表示,真正的有機食品完全是在無污染條件下生產的、,是安全度最高的產品。“首先要求土壤、水源、空氣無污染,從茶葉種植、采摘、加工、包裝、儲存、運輸過程全部無污染,各種金屬元素與稀土百分比含量低于規定標準。其次不能施用任何化肥、農藥、植物生長劑、化學食品添加劑等。第三個要求是零農殘,要求檢測農藥殘留為零。”
他表示,有機認證過程非常嚴格的。每一個有機產品都有獨一無二的 “電子身份證”,也就是“有機防偽標簽”。一畝普通茶園能產100至200公斤干茶,但有機茶園只能產30公斤。用普通茶葉冒充有機茶進行銷售,是不少茶葉商戶的慣用伎倆。 |